医用气体气源站设置规范与医院预留要求

2025-09-04 00:30:50 山西中心供氧 6

医用气体气源是医院供氧、压缩空气、负压吸引等生命支持系统的核心,其安装位置的合理选择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安全性、运行效率、维护便利性以及医院整体布局的协调性。同时,在医院建筑设计初期进行科学预留,是确保气源系统顺利安装和长期稳定运行的前提条件。

根据《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》(GB 50751)及相关消防、建筑规范,医用气体气源的安装位置应遵循“安全、独立、通风、便于维护”的原则。具体而言,不同类型的气源应设置在不同的区域:

氧气气源如液氧储罐、高压氧气瓶汇流排,应优先设置在医院室外安全区域,远离人员密集区、建筑主出入口、排风口和火源。液氧储罐需安装在通风良好、地面平整的专用场地,周围应设置不低于2米的非燃烧体实体围墙,并保持与建筑物、道路、电线等足够的安全距离。若受场地限制需设置在室内,则必须设置在独立的气源机房内,机房应具备良好通风、防爆照明、防静电措施,并配备氧气浓度监测报警装置,防止氧气积聚引发火灾风险。

制氧机房宜设置在医院辅助用房区域,如地下一层或裙楼一层,靠近用气负荷中心,以减少管道输送距离和压降。机房应独立隔断,具备良好的通风、排水、隔音和承重能力,环境温度控制在5℃~40℃之间,避免高温或潮湿影响设备运行。

压缩空气站和负压吸引站通常设置在地下设备层或独立机房内,靠近手术室、ICU等高负荷区域。空压机运行时会产生热量和噪音,因此机房需配备通风散热系统和隔音降噪设施。真空泵组应远离洁净区,防止排气污染。

在医院规划设计阶段,必须根据床位规模、科室布局和用气需求,提前预留气源站的安装位置、设备基础、通风通道、排水设施、电力供应及管道接口。特别是液氧站的室外场地、制氧机房的室内空间、管道井和主管道走向,均需在土建设计中明确标注,避免后期改造困难、增加成本或影响建筑结构安全。

医用气体气源的安装位置需综合考虑安全规范、运行效率与建筑布局,医院必须在建设初期进行科学规划和充分预留,确保系统合规、安全、高效地投入使用,为临床医疗提供可靠保障。


中心供氧
负压吸引
呼叫对接